A、刷涂施工常見弊病及處理方法
現象 | 原因 | 解決方法 |
起泡 | 1木材底層封閉不好 2配涂料后氣泡未完全消失 3一次刷涂太厚 4施工環境濕度太大 5底材濕度太大 | 1對多孔基材先用相應的封閉底涂和配套底涂料后再涂布面涂 2靜止10~15分鐘后涂刷 3 采用薄層多道的施工方法 4避開或降低施工環境濕度 5使用的木材含水率應符合要求 |
顆粒 | 1施工環境和工具不潔 2涂料中有雜質 | 1保持施工環境和施工工具清潔 2涂料使用前用200目濾布過濾 |
刷痕 | 1水性涂料兌稀量不夠 2來回重復刷次數多 3羊毛刷太硬,羊毛刷毛太短 4近表干時復刷 5施工手法不當 | 1合理比例加水兌稀 2不要重復刷 3選細羊毛刷 4涂抹接近表干不能復刷 5自上而下輕刷薄涂 |
開裂 | 1施工溫度低于 2一次涂裝太厚 3板材收縮 | 1施工溫度應在 2采用薄層多道施工方法 3選用穩定性好的板材 |
發花 | 1木材漂白處理不當 2膩子批刮不均勻,打磨不徹底 | 1漂白木材的后處理必須徹底 2均勻批刮膩子徹底打磨至露出木筋 |
發白 | 1底材濕度太大 2施工環境濕度太大 3施工溫度低于 4膩子批刮太厚打磨不徹底 | 1使用的木材含水率應符合要求 2避開或降低施工環境濕度 3施工溫度應在 4打磨好后重新涂刷 |
縮孔 | 1混入有機溶劑或其他油性物質 | 1徹底打磨后重涂 |
剝落 | 1底層過于光滑 2表面有油性物質污染,被打磨物未處理干凈 3重涂時間間隔太長 | 1使用合適的砂紙,使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 2打磨、清除油性污染物 3重涂時間不宜間隔太長,徹底打磨后重涂 |
失光 | 1施工時濕度太大 2底涂未完全干透 3兌水量過量 | 1避開、或降低施工環境濕度 2底涂實干后再施工面涂 3合理比例加水兌稀 |
亞光 不勻 | 1涂料未充分攪勻 2涂刷不均勻 | 1涂料應充分攪勻后使用 2注意施工手法 |
慢干 | 1施工場所溫度太低,濕度太大 2涂層太厚 3雙組分漆固化劑配比錯誤 | 1施工場所溫度不宜太低,濕度不宜太大 2注意涂膜間隔時間和厚度 3按規定配比使用固化劑 |
B、水性木器涂料噴涂施工常見弊病及處理方法
現象 | 原 因 | 解決辦法 |
氣泡 | 1木材底層封閉不好 2配涂料后氣泡未完全消失 3一次噴涂太厚 4施工環境濕度太大 5底材濕度太大 | 1對多孔的底材先用相應的封閉底涂和配套底涂料后再涂布面涂 2靜止10~15分鐘后再噴涂使用 3采用薄層多道的施工方法 4避開、或降低施工環境濕度 5使用木材含水率符合要求 |
顆粒 | 1 施工環境不潔或被涂物表面不潔凈 2噴槍不潔或壓縮空氣不潔凈 3雙組分漆混合后放置時間太長 | 1清潔施工環境和被涂物表面 2清洗噴槍,更換空氣壓縮機過濾器 3現配現用 |
流掛 | 1噴槍口徑太大 2涂料粘度太低 3施工環境濕度太大 4噴涂時出漆量過多 | 1調小噴槍噴孔 2按正確比列兌水 3避開、或降低施工環境濕度 4調整噴槍出漆量 |
縮孔 | 1物面底層不潔,打磨不到位 2壓縮空氣不潔油水分離器失效 3噴涂時壓縮空氣壓力太高 | 1打磨和清潔物件表面 2清潔或更換油水分離器 3調整壓縮空氣壓力 |
發花 | 1木材漂白處理不當 2膩子批刮不均勻,打磨不徹底 | 1漂白木材的后處理必須徹底 2均勻批刮膩子徹底打磨至露出木筋 |
發白 | 1底材濕度太大 2施工環境濕度太大 3施工溫度低于 4膩子批刮太厚打磨不徹底 | 1使用的木材含水率應符合要求 2避開、或降低施工環境濕度 3施工溫度應在 4打磨好后重新噴涂 |
桔皮 | 1噴涂時涂料粘度太高 2噴槍壓力太高 3施工溫度太高 | 1按正確比列兌水 2調整空氣壓縮機壓力 3降低環境溫度 |
開裂 | 1施工溫度低于 2一次涂裝太厚 3板材收縮 | 1施工溫度應在 2采用薄層多道的施工方法 3選用穩定性好的板材 |
剝落 | 1底層過于光滑 2表面有油性物質污染,被打磨物未處理干凈 3重涂時間間隔太長 | 1仔細打磨使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 2打磨清除油性污染物 3重涂時間不宜間隔太長,徹底打磨后重涂 |
失光 | 1施工時濕度太大 2底涂未完全干透 3兌水量過量 | 1除濕保持通風 2底涂實干后再施工面涂 3合理比例加水兌稀 |
慢干 | 1施工場所溫度太低,濕度太大 2涂層太厚 3雙組分漆固化劑配比錯誤 | 1施工場所溫度不宜太低保持除濕通風 2注意涂膜間隔時間和厚度 3按規定配比使用固化劑 |